三伏天,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“三伏天”的“伏”就是指“伏邪”,即所谓的“六邪”中的暑邪。
冬病夏治三伏贴 夏季养生小妙招
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,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、针刺、药物内服等,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,益气温阳、散寒通络,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。
1
1、顺应天时,疗效加倍
利用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段,驱散体内寒湿淤堵。
2、标本兼治,长效调理
快速缓解关节冷痛等症状,调节免疫,减少冬季发病频率。
3、安全无创,老少皆宜
纯中药贴敷,无注射无服药 儿童、成人、老年人都适用。
六大经典疗法 根除寒湿宿疾
三伏贴
温经散寒 化痰平喘
三伏灸
驱寒加倍 振奋阳气
火龙罐
温经散寒 化痰平喘
中药熏蒸
驱寒加倍 振奋阳气
扶阳罐
温经散寒 化痰平喘
内服膏方
药味较轻 侧重清补
中医养生“三忌三宜”
✓ 宜:
午休小憩:11:00-13:00心经当令,闭目养神20分钟最佳
绿豆薏米水:绿豆50g+炒薏米30g煮沸,解暑祛湿不伤胃
清晨散步:6:00-7:30阳气初升时散步,忌大汗淋漓
✗ 忌:
冷水冲头:猝发"冰激凌头痛",改用凉毛巾敷后颈
过量冷饮:每日冰品≤1份,推荐自制乌梅汤(配方见文末)
熬夜贪凉:空调房睡时穿棉袜,护住脚踝三阴交穴
※ 三伏贴黄金时间表(2025年)
▸ 初伏贴:7月20日-7月29日(重点贴大椎穴、膻中穴)
▸ 中伏贴:7月30日-8月8日(加强贴肺俞穴、肾俞穴)
▸ 末伏贴:8月9日-8月18日(巩固贴足三里、关元穴)
*注:每贴保留4-6小时,儿童减半*
职场人清凉作战方案
1. 通勤篇——防晒霜+降温喷雾黄金组合
• 防晒霜:选择SPF50+ PA+++,重点涂后颈+手臂外侧
• 降温喷雾:推荐含薄荷醇成分,喷在衣领/袖口持续清凉
• 隐藏技巧:地铁口提前5分钟喷手腕,搭配小风扇降温3℃
2. 办公篇——3招打造"桌面小空调房"
① 冰垫+USB小风扇:铝箔冰垫放座椅,风扇45°角对桌面循环
② 绿植降温法:桌角放虎皮兰/白掌,蒸发水分降温1-2℃
③ 窗帘战术:西晒办公室用银面遮光帘,降温效果立竿见影
3. 饮食篇——5分钟自制解暑茶饮
🍵 职场版酸梅汤
• 材料:乌梅6颗+山楂干10g+陈皮5g+冰糖适量
• 做法:所有材料+1L水煮开,保温杯焖泡30分钟
• 功效:生津止渴防空调病,冷藏后口感更佳
温馨提示:
• 治疗期间忌食生冷、避免空调直吹
• 皮肤敏感者需提前告知医师